******有限公司高品质不锈钢提质增效及连铸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5年9月17日至2025年9月23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span><\/p>联系地址:阳江市江城区建设路208号阳江市生态环境局,邮编:529500联系电话:(0662)******传 真:(0662)******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span><\/p>项目名称<\/span><\/p><\/td>******有限公司高品质不锈钢提质增效及连铸机项目<\/span><\/p><\/td><\/tr>建设单位<\/span><\/p><\/td>******有限公司<\/span><\/p><\/td><\/tr>建设地点<\/span><\/p><\/td>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海港二横路1号<\/span><\/p><\/td><\/tr>环评机构<\/span><\/p><\/td>******有限公司<\/span><\/p><\/td><\/tr>项目概况<\/span><\/p><\/td>******有限公司高品质不锈钢提质增效及连铸机项目选址于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海港二横路1号。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拟在炼钢一厂增设70吨合金熔化炉4套(一机两工位,即每套2台、1备1用),代替炼钢一、二厂的电弧炉熔化镍铁、铬铁、铸铁等合金原料(不熔化废不锈钢),含镍生铁、高碳铬铁、铸铁总熔化量87.1万t\/a。同时,在炼钢一厂增设1条单流板坯连铸机产线,生产400系不锈钢连铸坯40万t\/a。本次技改在现有厂内实施,利旧现有厂房及公辅设施,不新增厂区用地、建筑面积,厂区的劳动定员保持不变。<\/span><\/p> 项目总投资约2418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0万元。<\/span><\/p><\/td><\/tr>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span><\/p><\/td> (一)营运期合金熔化炉废气经现有2套“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过现有2座45m高排气筒(P15、DA010)排放。其中,颗粒物排放执行《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铬及其化合物排放参照执行《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表6特别排放限值(以实测值对标),镍及其化合物排放参照执行《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及其修改单的特别排放限值(以实测值对标)。<\/span><\/p>新增的连铸机废气的污染物经现有“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过现有37m高排气筒(P16)排放。其中,颗粒物排放执行《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SO2<\/sub>、NOx<\/sub>排放参照执行《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3-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并满足《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中超低排放浓度限值要求。<\/span><\/p> 技改项目的废耐火材料堆存依托现有固渣车间,装卸过程产生的粉尘废气经现有“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后,通过现有30m高排气筒(P22)排放。<\/span><\/p> 炼钢、连铸生产以及炼钢原辅料装卸、储存过程采取封闭(密闭)措施,连铸火焰切割、钢包烘烤、连铸中间包烘烤以清洁能源天然气、净化后的煤气为燃料,同时加强无组织排放源的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通过上述措施,保障厂界处颗粒物、SO2<\/sub>、镍及其化合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炼钢厂外颗粒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4-2012)表4浓度限值要求。<\/span><\/p> (二)封闭料场、仓库内;其中炼钢水淬渣外委作为建材利用,氧化铁皮作为烧结营运期,厂区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的产、排情况保持不变;生产废水主要为设备间接冷却排污水(包括软水密闭循环水系统、镍铁厂净环水系统、炼钢二厂净环水系统),按照“梯级利用”的原则进行重复利用,不外排。<\/span><\/p>(三)营运期应对噪声源采取适当降噪、隔声、减振等治理措施,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span><\/p> (四)营运期生活垃圾放置于垃圾桶,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于原料利用,废耐火材料中可回收的由厂家回收、不可回收的交水泥厂综合利用,废不锈钢作为炼钢原料送电弧炉熔化利用,废吨袋交物资回收公司回收。在危险废物中,炼钢除尘灰储存于炼钢除尘灰筒仓,作为烧结原料利用;废滤袋储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送还原炉焚烧处置;废矿物油、废油脂(废润滑脂)、废油(油脂)桶、废抹布和废手套等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后暂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定期委托危废资质单位处置。<\/span><\/p> (五)营运期应严格落实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span><\/p><\/td><\/tr><\/tbody><\/table><\/p>
联系地址:阳江市江城区建设路208号阳江市生态环境局,邮编:529500联系电话:(0662)******传 真:(0662)******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span><\/p>项目名称<\/span><\/p><\/td>******有限公司高品质不锈钢提质增效及连铸机项目<\/span><\/p><\/td><\/tr>建设单位<\/span><\/p><\/td>******有限公司<\/span><\/p><\/td><\/tr>建设地点<\/span><\/p><\/td>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海港二横路1号<\/span><\/p><\/td><\/tr>环评机构<\/span><\/p><\/td>******有限公司<\/span><\/p><\/td><\/tr>项目概况<\/span><\/p><\/td>******有限公司高品质不锈钢提质增效及连铸机项目选址于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海港二横路1号。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拟在炼钢一厂增设70吨合金熔化炉4套(一机两工位,即每套2台、1备1用),代替炼钢一、二厂的电弧炉熔化镍铁、铬铁、铸铁等合金原料(不熔化废不锈钢),含镍生铁、高碳铬铁、铸铁总熔化量87.1万t\/a。同时,在炼钢一厂增设1条单流板坯连铸机产线,生产400系不锈钢连铸坯40万t\/a。本次技改在现有厂内实施,利旧现有厂房及公辅设施,不新增厂区用地、建筑面积,厂区的劳动定员保持不变。<\/span><\/p> 项目总投资约2418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0万元。<\/span><\/p><\/td><\/tr>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span><\/p><\/td> (一)营运期合金熔化炉废气经现有2套“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过现有2座45m高排气筒(P15、DA010)排放。其中,颗粒物排放执行《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铬及其化合物排放参照执行《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表6特别排放限值(以实测值对标),镍及其化合物排放参照执行《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及其修改单的特别排放限值(以实测值对标)。<\/span><\/p>新增的连铸机废气的污染物经现有“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过现有37m高排气筒(P16)排放。其中,颗粒物排放执行《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SO2<\/sub>、NOx<\/sub>排放参照执行《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3-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并满足《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中超低排放浓度限值要求。<\/span><\/p> 技改项目的废耐火材料堆存依托现有固渣车间,装卸过程产生的粉尘废气经现有“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后,通过现有30m高排气筒(P22)排放。<\/span><\/p> 炼钢、连铸生产以及炼钢原辅料装卸、储存过程采取封闭(密闭)措施,连铸火焰切割、钢包烘烤、连铸中间包烘烤以清洁能源天然气、净化后的煤气为燃料,同时加强无组织排放源的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通过上述措施,保障厂界处颗粒物、SO2<\/sub>、镍及其化合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炼钢厂外颗粒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4-2012)表4浓度限值要求。<\/span><\/p> (二)封闭料场、仓库内;其中炼钢水淬渣外委作为建材利用,氧化铁皮作为烧结营运期,厂区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的产、排情况保持不变;生产废水主要为设备间接冷却排污水(包括软水密闭循环水系统、镍铁厂净环水系统、炼钢二厂净环水系统),按照“梯级利用”的原则进行重复利用,不外排。<\/span><\/p>(三)营运期应对噪声源采取适当降噪、隔声、减振等治理措施,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span><\/p> (四)营运期生活垃圾放置于垃圾桶,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于原料利用,废耐火材料中可回收的由厂家回收、不可回收的交水泥厂综合利用,废不锈钢作为炼钢原料送电弧炉熔化利用,废吨袋交物资回收公司回收。在危险废物中,炼钢除尘灰储存于炼钢除尘灰筒仓,作为烧结原料利用;废滤袋储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送还原炉焚烧处置;废矿物油、废油脂(废润滑脂)、废油(油脂)桶、废抹布和废手套等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后暂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定期委托危废资质单位处置。<\/span><\/p> (五)营运期应严格落实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span><\/p><\/td><\/tr><\/tbody><\/table><\/p>
项目名称<\/span><\/p><\/td>
******有限公司高品质不锈钢提质增效及连铸机项目<\/span><\/p><\/td><\/tr>建设单位<\/span><\/p><\/td>******有限公司<\/span><\/p><\/td><\/tr>建设地点<\/span><\/p><\/td>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海港二横路1号<\/span><\/p><\/td><\/tr>环评机构<\/span><\/p><\/td>******有限公司<\/span><\/p><\/td><\/tr>项目概况<\/span><\/p><\/td>******有限公司高品质不锈钢提质增效及连铸机项目选址于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海港二横路1号。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拟在炼钢一厂增设70吨合金熔化炉4套(一机两工位,即每套2台、1备1用),代替炼钢一、二厂的电弧炉熔化镍铁、铬铁、铸铁等合金原料(不熔化废不锈钢),含镍生铁、高碳铬铁、铸铁总熔化量87.1万t\/a。同时,在炼钢一厂增设1条单流板坯连铸机产线,生产400系不锈钢连铸坯40万t\/a。本次技改在现有厂内实施,利旧现有厂房及公辅设施,不新增厂区用地、建筑面积,厂区的劳动定员保持不变。<\/span><\/p> 项目总投资约2418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0万元。<\/span><\/p><\/td><\/tr>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span><\/p><\/td> (一)营运期合金熔化炉废气经现有2套“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过现有2座45m高排气筒(P15、DA010)排放。其中,颗粒物排放执行《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铬及其化合物排放参照执行《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表6特别排放限值(以实测值对标),镍及其化合物排放参照执行《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及其修改单的特别排放限值(以实测值对标)。<\/span><\/p>新增的连铸机废气的污染物经现有“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过现有37m高排气筒(P16)排放。其中,颗粒物排放执行《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SO2<\/sub>、NOx<\/sub>排放参照执行《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3-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并满足《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中超低排放浓度限值要求。<\/span><\/p> 技改项目的废耐火材料堆存依托现有固渣车间,装卸过程产生的粉尘废气经现有“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后,通过现有30m高排气筒(P22)排放。<\/span><\/p> 炼钢、连铸生产以及炼钢原辅料装卸、储存过程采取封闭(密闭)措施,连铸火焰切割、钢包烘烤、连铸中间包烘烤以清洁能源天然气、净化后的煤气为燃料,同时加强无组织排放源的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通过上述措施,保障厂界处颗粒物、SO2<\/sub>、镍及其化合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炼钢厂外颗粒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4-2012)表4浓度限值要求。<\/span><\/p> (二)封闭料场、仓库内;其中炼钢水淬渣外委作为建材利用,氧化铁皮作为烧结营运期,厂区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的产、排情况保持不变;生产废水主要为设备间接冷却排污水(包括软水密闭循环水系统、镍铁厂净环水系统、炼钢二厂净环水系统),按照“梯级利用”的原则进行重复利用,不外排。<\/span><\/p>(三)营运期应对噪声源采取适当降噪、隔声、减振等治理措施,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span><\/p> (四)营运期生活垃圾放置于垃圾桶,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于原料利用,废耐火材料中可回收的由厂家回收、不可回收的交水泥厂综合利用,废不锈钢作为炼钢原料送电弧炉熔化利用,废吨袋交物资回收公司回收。在危险废物中,炼钢除尘灰储存于炼钢除尘灰筒仓,作为烧结原料利用;废滤袋储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送还原炉焚烧处置;废矿物油、废油脂(废润滑脂)、废油(油脂)桶、废抹布和废手套等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后暂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定期委托危废资质单位处置。<\/span><\/p> (五)营运期应严格落实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span><\/p><\/td><\/tr><\/tbody><\/table><\/p>
建设单位<\/span><\/p><\/td>
******有限公司<\/span><\/p><\/td><\/tr>建设地点<\/span><\/p><\/td>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海港二横路1号<\/span><\/p><\/td><\/tr>环评机构<\/span><\/p><\/td>******有限公司<\/span><\/p><\/td><\/tr>项目概况<\/span><\/p><\/td>******有限公司高品质不锈钢提质增效及连铸机项目选址于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海港二横路1号。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拟在炼钢一厂增设70吨合金熔化炉4套(一机两工位,即每套2台、1备1用),代替炼钢一、二厂的电弧炉熔化镍铁、铬铁、铸铁等合金原料(不熔化废不锈钢),含镍生铁、高碳铬铁、铸铁总熔化量87.1万t\/a。同时,在炼钢一厂增设1条单流板坯连铸机产线,生产400系不锈钢连铸坯40万t\/a。本次技改在现有厂内实施,利旧现有厂房及公辅设施,不新增厂区用地、建筑面积,厂区的劳动定员保持不变。<\/span><\/p> 项目总投资约2418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0万元。<\/span><\/p><\/td><\/tr>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span><\/p><\/td> (一)营运期合金熔化炉废气经现有2套“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过现有2座45m高排气筒(P15、DA010)排放。其中,颗粒物排放执行《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铬及其化合物排放参照执行《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表6特别排放限值(以实测值对标),镍及其化合物排放参照执行《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及其修改单的特别排放限值(以实测值对标)。<\/span><\/p>新增的连铸机废气的污染物经现有“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过现有37m高排气筒(P16)排放。其中,颗粒物排放执行《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SO2<\/sub>、NOx<\/sub>排放参照执行《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3-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并满足《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中超低排放浓度限值要求。<\/span><\/p> 技改项目的废耐火材料堆存依托现有固渣车间,装卸过程产生的粉尘废气经现有“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后,通过现有30m高排气筒(P22)排放。<\/span><\/p> 炼钢、连铸生产以及炼钢原辅料装卸、储存过程采取封闭(密闭)措施,连铸火焰切割、钢包烘烤、连铸中间包烘烤以清洁能源天然气、净化后的煤气为燃料,同时加强无组织排放源的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通过上述措施,保障厂界处颗粒物、SO2<\/sub>、镍及其化合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炼钢厂外颗粒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4-2012)表4浓度限值要求。<\/span><\/p> (二)封闭料场、仓库内;其中炼钢水淬渣外委作为建材利用,氧化铁皮作为烧结营运期,厂区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的产、排情况保持不变;生产废水主要为设备间接冷却排污水(包括软水密闭循环水系统、镍铁厂净环水系统、炼钢二厂净环水系统),按照“梯级利用”的原则进行重复利用,不外排。<\/span><\/p>(三)营运期应对噪声源采取适当降噪、隔声、减振等治理措施,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span><\/p> (四)营运期生活垃圾放置于垃圾桶,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于原料利用,废耐火材料中可回收的由厂家回收、不可回收的交水泥厂综合利用,废不锈钢作为炼钢原料送电弧炉熔化利用,废吨袋交物资回收公司回收。在危险废物中,炼钢除尘灰储存于炼钢除尘灰筒仓,作为烧结原料利用;废滤袋储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送还原炉焚烧处置;废矿物油、废油脂(废润滑脂)、废油(油脂)桶、废抹布和废手套等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后暂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定期委托危废资质单位处置。<\/span><\/p> (五)营运期应严格落实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span><\/p><\/td><\/tr><\/tbody><\/table><\/p>
建设地点<\/span><\/p><\/td>
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海港二横路1号<\/span><\/p><\/td><\/tr>环评机构<\/span><\/p><\/td>******有限公司<\/span><\/p><\/td><\/tr>项目概况<\/span><\/p><\/td>******有限公司高品质不锈钢提质增效及连铸机项目选址于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海港二横路1号。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拟在炼钢一厂增设70吨合金熔化炉4套(一机两工位,即每套2台、1备1用),代替炼钢一、二厂的电弧炉熔化镍铁、铬铁、铸铁等合金原料(不熔化废不锈钢),含镍生铁、高碳铬铁、铸铁总熔化量87.1万t\/a。同时,在炼钢一厂增设1条单流板坯连铸机产线,生产400系不锈钢连铸坯40万t\/a。本次技改在现有厂内实施,利旧现有厂房及公辅设施,不新增厂区用地、建筑面积,厂区的劳动定员保持不变。<\/span><\/p> 项目总投资约2418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0万元。<\/span><\/p><\/td><\/tr>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span><\/p><\/td> (一)营运期合金熔化炉废气经现有2套“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过现有2座45m高排气筒(P15、DA010)排放。其中,颗粒物排放执行《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铬及其化合物排放参照执行《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表6特别排放限值(以实测值对标),镍及其化合物排放参照执行《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及其修改单的特别排放限值(以实测值对标)。<\/span><\/p>新增的连铸机废气的污染物经现有“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过现有37m高排气筒(P16)排放。其中,颗粒物排放执行《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SO2<\/sub>、NOx<\/sub>排放参照执行《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3-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并满足《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中超低排放浓度限值要求。<\/span><\/p> 技改项目的废耐火材料堆存依托现有固渣车间,装卸过程产生的粉尘废气经现有“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后,通过现有30m高排气筒(P22)排放。<\/span><\/p> 炼钢、连铸生产以及炼钢原辅料装卸、储存过程采取封闭(密闭)措施,连铸火焰切割、钢包烘烤、连铸中间包烘烤以清洁能源天然气、净化后的煤气为燃料,同时加强无组织排放源的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通过上述措施,保障厂界处颗粒物、SO2<\/sub>、镍及其化合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炼钢厂外颗粒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4-2012)表4浓度限值要求。<\/span><\/p> (二)封闭料场、仓库内;其中炼钢水淬渣外委作为建材利用,氧化铁皮作为烧结营运期,厂区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的产、排情况保持不变;生产废水主要为设备间接冷却排污水(包括软水密闭循环水系统、镍铁厂净环水系统、炼钢二厂净环水系统),按照“梯级利用”的原则进行重复利用,不外排。<\/span><\/p>(三)营运期应对噪声源采取适当降噪、隔声、减振等治理措施,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span><\/p> (四)营运期生活垃圾放置于垃圾桶,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于原料利用,废耐火材料中可回收的由厂家回收、不可回收的交水泥厂综合利用,废不锈钢作为炼钢原料送电弧炉熔化利用,废吨袋交物资回收公司回收。在危险废物中,炼钢除尘灰储存于炼钢除尘灰筒仓,作为烧结原料利用;废滤袋储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送还原炉焚烧处置;废矿物油、废油脂(废润滑脂)、废油(油脂)桶、废抹布和废手套等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后暂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定期委托危废资质单位处置。<\/span><\/p> (五)营运期应严格落实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span><\/p><\/td><\/tr><\/tbody><\/table><\/p>
环评机构<\/span><\/p><\/td>
******有限公司<\/span><\/p><\/td><\/tr>项目概况<\/span><\/p><\/td>******有限公司高品质不锈钢提质增效及连铸机项目选址于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海港二横路1号。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拟在炼钢一厂增设70吨合金熔化炉4套(一机两工位,即每套2台、1备1用),代替炼钢一、二厂的电弧炉熔化镍铁、铬铁、铸铁等合金原料(不熔化废不锈钢),含镍生铁、高碳铬铁、铸铁总熔化量87.1万t\/a。同时,在炼钢一厂增设1条单流板坯连铸机产线,生产400系不锈钢连铸坯40万t\/a。本次技改在现有厂内实施,利旧现有厂房及公辅设施,不新增厂区用地、建筑面积,厂区的劳动定员保持不变。<\/span><\/p> 项目总投资约2418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0万元。<\/span><\/p><\/td><\/tr>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span><\/p><\/td> (一)营运期合金熔化炉废气经现有2套“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过现有2座45m高排气筒(P15、DA010)排放。其中,颗粒物排放执行《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铬及其化合物排放参照执行《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表6特别排放限值(以实测值对标),镍及其化合物排放参照执行《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及其修改单的特别排放限值(以实测值对标)。<\/span><\/p>新增的连铸机废气的污染物经现有“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过现有37m高排气筒(P16)排放。其中,颗粒物排放执行《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SO2<\/sub>、NOx<\/sub>排放参照执行《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3-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并满足《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中超低排放浓度限值要求。<\/span><\/p> 技改项目的废耐火材料堆存依托现有固渣车间,装卸过程产生的粉尘废气经现有“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后,通过现有30m高排气筒(P22)排放。<\/span><\/p> 炼钢、连铸生产以及炼钢原辅料装卸、储存过程采取封闭(密闭)措施,连铸火焰切割、钢包烘烤、连铸中间包烘烤以清洁能源天然气、净化后的煤气为燃料,同时加强无组织排放源的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通过上述措施,保障厂界处颗粒物、SO2<\/sub>、镍及其化合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炼钢厂外颗粒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4-2012)表4浓度限值要求。<\/span><\/p> (二)封闭料场、仓库内;其中炼钢水淬渣外委作为建材利用,氧化铁皮作为烧结营运期,厂区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的产、排情况保持不变;生产废水主要为设备间接冷却排污水(包括软水密闭循环水系统、镍铁厂净环水系统、炼钢二厂净环水系统),按照“梯级利用”的原则进行重复利用,不外排。<\/span><\/p>(三)营运期应对噪声源采取适当降噪、隔声、减振等治理措施,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span><\/p> (四)营运期生活垃圾放置于垃圾桶,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于原料利用,废耐火材料中可回收的由厂家回收、不可回收的交水泥厂综合利用,废不锈钢作为炼钢原料送电弧炉熔化利用,废吨袋交物资回收公司回收。在危险废物中,炼钢除尘灰储存于炼钢除尘灰筒仓,作为烧结原料利用;废滤袋储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送还原炉焚烧处置;废矿物油、废油脂(废润滑脂)、废油(油脂)桶、废抹布和废手套等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后暂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定期委托危废资质单位处置。<\/span><\/p> (五)营运期应严格落实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span><\/p><\/td><\/tr><\/tbody><\/table><\/p>
项目概况<\/span><\/p><\/td>
******有限公司高品质不锈钢提质增效及连铸机项目选址于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海港二横路1号。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拟在炼钢一厂增设70吨合金熔化炉4套(一机两工位,即每套2台、1备1用),代替炼钢一、二厂的电弧炉熔化镍铁、铬铁、铸铁等合金原料(不熔化废不锈钢),含镍生铁、高碳铬铁、铸铁总熔化量87.1万t\/a。同时,在炼钢一厂增设1条单流板坯连铸机产线,生产400系不锈钢连铸坯40万t\/a。本次技改在现有厂内实施,利旧现有厂房及公辅设施,不新增厂区用地、建筑面积,厂区的劳动定员保持不变。<\/span><\/p> 项目总投资约2418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0万元。<\/span><\/p><\/td><\/tr>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span><\/p><\/td> (一)营运期合金熔化炉废气经现有2套“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过现有2座45m高排气筒(P15、DA010)排放。其中,颗粒物排放执行《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铬及其化合物排放参照执行《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表6特别排放限值(以实测值对标),镍及其化合物排放参照执行《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及其修改单的特别排放限值(以实测值对标)。<\/span><\/p>新增的连铸机废气的污染物经现有“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过现有37m高排气筒(P16)排放。其中,颗粒物排放执行《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SO2<\/sub>、NOx<\/sub>排放参照执行《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3-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并满足《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中超低排放浓度限值要求。<\/span><\/p> 技改项目的废耐火材料堆存依托现有固渣车间,装卸过程产生的粉尘废气经现有“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后,通过现有30m高排气筒(P22)排放。<\/span><\/p> 炼钢、连铸生产以及炼钢原辅料装卸、储存过程采取封闭(密闭)措施,连铸火焰切割、钢包烘烤、连铸中间包烘烤以清洁能源天然气、净化后的煤气为燃料,同时加强无组织排放源的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通过上述措施,保障厂界处颗粒物、SO2<\/sub>、镍及其化合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炼钢厂外颗粒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4-2012)表4浓度限值要求。<\/span><\/p> (二)封闭料场、仓库内;其中炼钢水淬渣外委作为建材利用,氧化铁皮作为烧结营运期,厂区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的产、排情况保持不变;生产废水主要为设备间接冷却排污水(包括软水密闭循环水系统、镍铁厂净环水系统、炼钢二厂净环水系统),按照“梯级利用”的原则进行重复利用,不外排。<\/span><\/p>(三)营运期应对噪声源采取适当降噪、隔声、减振等治理措施,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span><\/p> (四)营运期生活垃圾放置于垃圾桶,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于原料利用,废耐火材料中可回收的由厂家回收、不可回收的交水泥厂综合利用,废不锈钢作为炼钢原料送电弧炉熔化利用,废吨袋交物资回收公司回收。在危险废物中,炼钢除尘灰储存于炼钢除尘灰筒仓,作为烧结原料利用;废滤袋储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送还原炉焚烧处置;废矿物油、废油脂(废润滑脂)、废油(油脂)桶、废抹布和废手套等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后暂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定期委托危废资质单位处置。<\/span><\/p> (五)营运期应严格落实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span><\/p><\/td><\/tr><\/tbody><\/table><\/p>
项目总投资约2418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0万元。<\/span><\/p><\/td><\/tr>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span><\/p><\/td> (一)营运期合金熔化炉废气经现有2套“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过现有2座45m高排气筒(P15、DA010)排放。其中,颗粒物排放执行《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铬及其化合物排放参照执行《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表6特别排放限值(以实测值对标),镍及其化合物排放参照执行《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及其修改单的特别排放限值(以实测值对标)。<\/span><\/p>新增的连铸机废气的污染物经现有“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过现有37m高排气筒(P16)排放。其中,颗粒物排放执行《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SO2<\/sub>、NOx<\/sub>排放参照执行《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3-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并满足《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中超低排放浓度限值要求。<\/span><\/p> 技改项目的废耐火材料堆存依托现有固渣车间,装卸过程产生的粉尘废气经现有“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后,通过现有30m高排气筒(P22)排放。<\/span><\/p> 炼钢、连铸生产以及炼钢原辅料装卸、储存过程采取封闭(密闭)措施,连铸火焰切割、钢包烘烤、连铸中间包烘烤以清洁能源天然气、净化后的煤气为燃料,同时加强无组织排放源的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通过上述措施,保障厂界处颗粒物、SO2<\/sub>、镍及其化合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炼钢厂外颗粒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4-2012)表4浓度限值要求。<\/span><\/p> (二)封闭料场、仓库内;其中炼钢水淬渣外委作为建材利用,氧化铁皮作为烧结营运期,厂区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的产、排情况保持不变;生产废水主要为设备间接冷却排污水(包括软水密闭循环水系统、镍铁厂净环水系统、炼钢二厂净环水系统),按照“梯级利用”的原则进行重复利用,不外排。<\/span><\/p>(三)营运期应对噪声源采取适当降噪、隔声、减振等治理措施,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span><\/p> (四)营运期生活垃圾放置于垃圾桶,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于原料利用,废耐火材料中可回收的由厂家回收、不可回收的交水泥厂综合利用,废不锈钢作为炼钢原料送电弧炉熔化利用,废吨袋交物资回收公司回收。在危险废物中,炼钢除尘灰储存于炼钢除尘灰筒仓,作为烧结原料利用;废滤袋储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送还原炉焚烧处置;废矿物油、废油脂(废润滑脂)、废油(油脂)桶、废抹布和废手套等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后暂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定期委托危废资质单位处置。<\/span><\/p> (五)营运期应严格落实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span><\/p><\/td><\/tr><\/tbody><\/table><\/p>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span><\/p><\/td>
(一)营运期合金熔化炉废气经现有2套“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过现有2座45m高排气筒(P15、DA010)排放。其中,颗粒物排放执行《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铬及其化合物排放参照执行《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6-2012)表6特别排放限值(以实测值对标),镍及其化合物排放参照执行《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及其修改单的特别排放限值(以实测值对标)。<\/span><\/p>新增的连铸机废气的污染物经现有“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过现有37m高排气筒(P16)排放。其中,颗粒物排放执行《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SO2<\/sub>、NOx<\/sub>排放参照执行《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3-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并满足《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中超低排放浓度限值要求。<\/span><\/p> 技改项目的废耐火材料堆存依托现有固渣车间,装卸过程产生的粉尘废气经现有“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后,通过现有30m高排气筒(P22)排放。<\/span><\/p> 炼钢、连铸生产以及炼钢原辅料装卸、储存过程采取封闭(密闭)措施,连铸火焰切割、钢包烘烤、连铸中间包烘烤以清洁能源天然气、净化后的煤气为燃料,同时加强无组织排放源的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通过上述措施,保障厂界处颗粒物、SO2<\/sub>、镍及其化合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炼钢厂外颗粒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4-2012)表4浓度限值要求。<\/span><\/p> (二)封闭料场、仓库内;其中炼钢水淬渣外委作为建材利用,氧化铁皮作为烧结营运期,厂区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的产、排情况保持不变;生产废水主要为设备间接冷却排污水(包括软水密闭循环水系统、镍铁厂净环水系统、炼钢二厂净环水系统),按照“梯级利用”的原则进行重复利用,不外排。<\/span><\/p>(三)营运期应对噪声源采取适当降噪、隔声、减振等治理措施,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span><\/p> (四)营运期生活垃圾放置于垃圾桶,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于原料利用,废耐火材料中可回收的由厂家回收、不可回收的交水泥厂综合利用,废不锈钢作为炼钢原料送电弧炉熔化利用,废吨袋交物资回收公司回收。在危险废物中,炼钢除尘灰储存于炼钢除尘灰筒仓,作为烧结原料利用;废滤袋储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送还原炉焚烧处置;废矿物油、废油脂(废润滑脂)、废油(油脂)桶、废抹布和废手套等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后暂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定期委托危废资质单位处置。<\/span><\/p> (五)营运期应严格落实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span><\/p><\/td><\/tr><\/tbody><\/table><\/p>
新增的连铸机废气的污染物经现有“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标后,通过现有37m高排气筒(P16)排放。其中,颗粒物排放执行《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SO2<\/sub>、NOx<\/sub>排放参照执行《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3-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并满足《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中超低排放浓度限值要求。<\/span><\/p> 技改项目的废耐火材料堆存依托现有固渣车间,装卸过程产生的粉尘废气经现有“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后,通过现有30m高排气筒(P22)排放。<\/span><\/p> 炼钢、连铸生产以及炼钢原辅料装卸、储存过程采取封闭(密闭)措施,连铸火焰切割、钢包烘烤、连铸中间包烘烤以清洁能源天然气、净化后的煤气为燃料,同时加强无组织排放源的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通过上述措施,保障厂界处颗粒物、SO2<\/sub>、镍及其化合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炼钢厂外颗粒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4-2012)表4浓度限值要求。<\/span><\/p> (二)封闭料场、仓库内;其中炼钢水淬渣外委作为建材利用,氧化铁皮作为烧结营运期,厂区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的产、排情况保持不变;生产废水主要为设备间接冷却排污水(包括软水密闭循环水系统、镍铁厂净环水系统、炼钢二厂净环水系统),按照“梯级利用”的原则进行重复利用,不外排。<\/span><\/p>(三)营运期应对噪声源采取适当降噪、隔声、减振等治理措施,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span><\/p> (四)营运期生活垃圾放置于垃圾桶,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于原料利用,废耐火材料中可回收的由厂家回收、不可回收的交水泥厂综合利用,废不锈钢作为炼钢原料送电弧炉熔化利用,废吨袋交物资回收公司回收。在危险废物中,炼钢除尘灰储存于炼钢除尘灰筒仓,作为烧结原料利用;废滤袋储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送还原炉焚烧处置;废矿物油、废油脂(废润滑脂)、废油(油脂)桶、废抹布和废手套等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后暂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定期委托危废资质单位处置。<\/span><\/p> (五)营运期应严格落实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span><\/p><\/td><\/tr><\/tbody><\/table><\/p>
技改项目的废耐火材料堆存依托现有固渣车间,装卸过程产生的粉尘废气经现有“高效布袋除尘器”处理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表3特别排放限值后,通过现有30m高排气筒(P22)排放。<\/span><\/p> 炼钢、连铸生产以及炼钢原辅料装卸、储存过程采取封闭(密闭)措施,连铸火焰切割、钢包烘烤、连铸中间包烘烤以清洁能源天然气、净化后的煤气为燃料,同时加强无组织排放源的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通过上述措施,保障厂界处颗粒物、SO2<\/sub>、镍及其化合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炼钢厂外颗粒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4-2012)表4浓度限值要求。<\/span><\/p> (二)封闭料场、仓库内;其中炼钢水淬渣外委作为建材利用,氧化铁皮作为烧结营运期,厂区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的产、排情况保持不变;生产废水主要为设备间接冷却排污水(包括软水密闭循环水系统、镍铁厂净环水系统、炼钢二厂净环水系统),按照“梯级利用”的原则进行重复利用,不外排。<\/span><\/p>(三)营运期应对噪声源采取适当降噪、隔声、减振等治理措施,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span><\/p> (四)营运期生活垃圾放置于垃圾桶,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于原料利用,废耐火材料中可回收的由厂家回收、不可回收的交水泥厂综合利用,废不锈钢作为炼钢原料送电弧炉熔化利用,废吨袋交物资回收公司回收。在危险废物中,炼钢除尘灰储存于炼钢除尘灰筒仓,作为烧结原料利用;废滤袋储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送还原炉焚烧处置;废矿物油、废油脂(废润滑脂)、废油(油脂)桶、废抹布和废手套等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后暂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定期委托危废资质单位处置。<\/span><\/p> (五)营运期应严格落实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span><\/p><\/td><\/tr><\/tbody><\/table><\/p>
炼钢、连铸生产以及炼钢原辅料装卸、储存过程采取封闭(密闭)措施,连铸火焰切割、钢包烘烤、连铸中间包烘烤以清洁能源天然气、净化后的煤气为燃料,同时加强无组织排放源的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通过上述措施,保障厂界处颗粒物、SO2<\/sub>、镍及其化合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炼钢厂外颗粒物的无组织监控浓度达到《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4-2012)表4浓度限值要求。<\/span><\/p> (二)封闭料场、仓库内;其中炼钢水淬渣外委作为建材利用,氧化铁皮作为烧结营运期,厂区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的产、排情况保持不变;生产废水主要为设备间接冷却排污水(包括软水密闭循环水系统、镍铁厂净环水系统、炼钢二厂净环水系统),按照“梯级利用”的原则进行重复利用,不外排。<\/span><\/p>(三)营运期应对噪声源采取适当降噪、隔声、减振等治理措施,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span><\/p> (四)营运期生活垃圾放置于垃圾桶,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于原料利用,废耐火材料中可回收的由厂家回收、不可回收的交水泥厂综合利用,废不锈钢作为炼钢原料送电弧炉熔化利用,废吨袋交物资回收公司回收。在危险废物中,炼钢除尘灰储存于炼钢除尘灰筒仓,作为烧结原料利用;废滤袋储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送还原炉焚烧处置;废矿物油、废油脂(废润滑脂)、废油(油脂)桶、废抹布和废手套等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后暂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定期委托危废资质单位处置。<\/span><\/p> (五)营运期应严格落实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span><\/p><\/td><\/tr><\/tbody><\/table><\/p>
(二)封闭料场、仓库内;其中炼钢水淬渣外委作为建材利用,氧化铁皮作为烧结营运期,厂区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的产、排情况保持不变;生产废水主要为设备间接冷却排污水(包括软水密闭循环水系统、镍铁厂净环水系统、炼钢二厂净环水系统),按照“梯级利用”的原则进行重复利用,不外排。<\/span><\/p>(三)营运期应对噪声源采取适当降噪、隔声、减振等治理措施,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span><\/p> (四)营运期生活垃圾放置于垃圾桶,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于原料利用,废耐火材料中可回收的由厂家回收、不可回收的交水泥厂综合利用,废不锈钢作为炼钢原料送电弧炉熔化利用,废吨袋交物资回收公司回收。在危险废物中,炼钢除尘灰储存于炼钢除尘灰筒仓,作为烧结原料利用;废滤袋储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送还原炉焚烧处置;废矿物油、废油脂(废润滑脂)、废油(油脂)桶、废抹布和废手套等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后暂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定期委托危废资质单位处置。<\/span><\/p> (五)营运期应严格落实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span><\/p><\/td><\/tr><\/tbody><\/table><\/p>
(三)营运期应对噪声源采取适当降噪、隔声、减振等治理措施,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span><\/p> (四)营运期生活垃圾放置于垃圾桶,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于原料利用,废耐火材料中可回收的由厂家回收、不可回收的交水泥厂综合利用,废不锈钢作为炼钢原料送电弧炉熔化利用,废吨袋交物资回收公司回收。在危险废物中,炼钢除尘灰储存于炼钢除尘灰筒仓,作为烧结原料利用;废滤袋储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送还原炉焚烧处置;废矿物油、废油脂(废润滑脂)、废油(油脂)桶、废抹布和废手套等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后暂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定期委托危废资质单位处置。<\/span><\/p> (五)营运期应严格落实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span><\/p><\/td><\/tr><\/tbody><\/table><\/p>
(四)营运期生活垃圾放置于垃圾桶,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于原料利用,废耐火材料中可回收的由厂家回收、不可回收的交水泥厂综合利用,废不锈钢作为炼钢原料送电弧炉熔化利用,废吨袋交物资回收公司回收。在危险废物中,炼钢除尘灰储存于炼钢除尘灰筒仓,作为烧结原料利用;废滤袋储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送还原炉焚烧处置;废矿物油、废油脂(废润滑脂)、废油(油脂)桶、废抹布和废手套等危险废物统一收集后暂存于现有危废仓库内,定期委托危废资质单位处置。<\/span><\/p> (五)营运期应严格落实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span><\/p><\/td><\/tr><\/tbody><\/table><\/p>
(五)营运期应严格落实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一旦发生风险事故时,应及时采取适宜的应急措施,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span><\/p><\/td><\/tr><\/tbody><\/table><\/p>
<\/p>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标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标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机今日招标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每天提供100000+条招投标采购信息,随时掌握最新发布的商机,实时更新
此功能只对更高等级会员开放,立即提升会员等级!享受更多权益及功能
打开微信扫一扫完成付款
切换到支付宝支付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登录